上海高校老年大学是一种怎样的存在? 同济分校:学员中非本校退休人员占比超八成

来源 : 周到上海 时间:2023-04-06 14:57:13
早晨8点不到,共青森林公园入口处往里100米左右的地方,一群拿着手机的老年朋友围拢在刘雯娟身边,请教手机拍照的有关设置。

他们是上海老年大学同济大学分校的手机摄影班的学员,刘雯娟是他们的老师。此次将课堂搬到公园里,是手机拍照的实操课,学员们需要完成的课堂作业是拍花,由此掌握手机拍照时的大光圈(微距)、双重曝光等技巧。

在集合点等待个别迟到的学员前来汇合的时候,学员们个个求知若渴,围着刘雯娟问个没完。刘雯娟不厌其烦,讲解完苹果手机的设置,还要再讲一遍安卓手机的设置。资深教师授课,现场指导百问不厌

这堂课走进公园的手机摄影实操课,学员们期盼已久。


(资料图片)

“因为前一段时间多阴雨,已经推迟了两次,今天总算得以成行,”手机摄影班班长江树忠对记者说,这个学期,师生们终于可以线下碰面,大家都非常兴奋。

为了这堂课,刘雯娟也颇费心思,她已经提前来过公园,在哪里拍绿叶丛中的小花,在哪里拍成片的樱花林,均已事先踩好点。

学员们为了学技术,也真舍得下本钱。刘雯娟注意到,有几个学员原本使用的是安卓手机,这次又带来了新买的苹果手机。

“有些功能,苹果手机有,安卓手机没有。比如苹果手机拍照设置中,在‘人像’模式中可以通过虚拟拨轮调出诸如舞台光、单色舞台光等光效。”

不少学员不懂得拍照时的设置,“几千元的高档手机仅用出了千元机的效果,”刘雯娟说。

“刘老师教会我连拍的另一种方法,”学员王培祥兴奋地向记者演示,如何在视频模式下进行抓拍(连拍)。

刘雯娟是位资深的摄影人,她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、国家一级摄影师,并获得“中国优秀摄影家”称号。她曾经荣获“我和我的城市”中德儿童摄影大赛最佳指导老师。她的作品多次获得各类高规格的奖项。

搞摄影创作与摄影教学是不同的工作。一个优秀的摄影家,未必一定能成为出色的摄影教师。

但刘雯娟做到了,她深入浅出地向学员们传授手机摄影知识,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,赢得了学员的一致好评。学员们不仅为刘雯娟精湛的手机拍照知识技能折服,还对她百问不厌的耐心赞赏有加。

求新知又交友,老有所学乐在其中

头戴鸭舌帽,上身的夹克衫上印有许多英文字母……年届古稀的王培祥,显得活力而时尚。

在上海老年大学同济大学分校之前,王培祥先后入读过上海老年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分校和复旦大学分校,算得上是一位高校老年大学的“常客”了。

当初在华东师范大学分校,王培祥报的也是摄影课,“那时学的是单反,花了不少钱买了一架相机。”

后来,王培祥又报读了上海老年大学复旦大学分校的声乐课程。这次学习,因由颇为有趣:“我们学摄影的一帮学员时不时有聚会,喜欢去KTV厅唱歌,”王培祥说,自己不擅长唱歌,但觉得社交时有这个需求,于是他便报了复旦大学分校的声乐班,“学的是美声。”

王培祥性格热络,爱扎堆不爱独处。因为读老年大学,他进了好几个学员微信群,还是其中两个群的群主。“因为我学过摄影,线下活动时,大家总是推选我做‘摄影师’,”王培祥说,现在手机摄影功能非常强大,他已经不玩单反了,为了聚会时不辱“摄影师”的使命,他便在朋友的推荐下,报了上海老年大学同济大学分校的手机摄影课。

与王培祥在多所高校老年大学切换学习不同,江树忠因为校区离家近的缘故,只在同济大学分校报课。

江树忠是位兴趣爱好广泛且求知欲旺盛的老人,他过报读的课程很多,除了手机摄影课,还有手机短视频拍摄与后期处理课、书法课、声乐课、工笔画、油画、太极拳。“一周的时间里学习内容安排的满满当当,都有点感觉时间不够用了。”

江树忠热心肠、爱交际,他不仅是手机摄影班的班长,还同时担任声乐班的班长,他以能为大家做一些服务而感到快乐。“在这里读书,既能学到知识技能,又交到了很多朋友,非常开心!”

同济大学离退办副主任、上海老年大学同济大学分校副校长周上玖向记者表示,老年大学的学员的确比较看重读书时兼有的“社交属性”,因此,尽管学校本学期的课程在去年开放报名时,原计划安排为线上授课,但学校顺应学员们的呼声,能转为线下的课程 ,本学期都尽量都转为了线下。

高校老年大学,社区学员占比超八成

提及高校老年大学,人们往往会以为,学员大概多是本校的离退休人员。

其实不然。

周上玖告诉记者,目前同济分校的学员中,社会上的学员占比超过80%。

上海老年大学同济大学分校成立于1999年,原名上海老年大学上海铁道大学分校,2000年更名为上海老年大学同济大学分校。周上玖介绍说,作为高校老年大学,上海老年大学同济大学分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办学的社区化:现有三个教学点,分别设在同济新村900号、政立路821弄9号和沪西校区霜红庐,常年开设声乐、器乐、形体、舞蹈、健身、外语、书画等类别课程,面向校内外退休人员招生。

周上玖介绍说,除了常设的课程,学校也积极追踪调研老年朋友新的学习需求,在师资可及的情况下,不断推出新的课程。比如本学期,就新开了6门课程,包括“建筑阅读与欣赏”“诗词赏析与创作”“宝玉石文化鉴赏”“老年大脑保健操练”“易文化”“电吹管基础”等。

师资,是决定老年大学办学规模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
作为高校老年大学,上海老年大学同济大学分校有一支较为稳定的高质量师资队伍,并且注重不断从本校退休教师中挖掘师资资源。

以本学期新开设的课程为例,“建筑阅读与欣赏”课的任课老师鲁晨海,是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长期从事建筑历史理论和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;“宝玉石文化鉴赏”课的授课老师杨如增,是同济大学原宝玉石检测中心主任,教授,长期从事宝玉石鉴定、教学与研究工作,曾获教育部、同济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、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。

如何让老年大学的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的老年朋友,这也是高校老年大学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周上玖表示,就上海老年大学同济大学分校而言,在扩大办学物理空间不易的情况下,未来校方想在加强与社区联动方面进一步探索,比如向社区配送一些老年朋友感兴趣的专题讲座等。

此外,将一些优质的教育课程资源向线上拓展,也在校方的考虑之中。

X 关闭

  • 热门推荐

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

邮箱:2 913 236 @qq.com

版权所有 华东休闲网所有